网站首页 走进画院 新闻资讯 名家风采 名家专访 创作研究 画院报刊 作品欣赏 艺术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地方分院
新闻资讯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国画创作体会杂谈(一)
发布者:佚名 发布时间:2020/4/18 阅读:86次 来源:微信公众号《画家张仕森》 双击自动滚屏

       中国画在创作的时候构图要饱满,要有变化有开合,忌平、俗、乱。要分清画面的主次,突出主题画眼。利用画面的四边,运笔要有出有进,并与画外建立联想的意境空间,也就是“画外有画”。不可把边都堵死,要透气、有疏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要善于在画面中制造矛盾,并善于解决矛盾。画面要有张力,情绪要有起伏变化,突出静动结合的感觉。          


         

                       张仕森作品《祥云迎贵客 财源达三江》                                                                        张仕森作品《万丈雄风凌紫烟 珠帘瀑布笔端悬》

         落笔成型,用笔有波折、藏露、聚散、中策之变。点有虚实、强弱、方圆、大小、整碎、干湿、浓淡之对比。点有常形,介字点、个字点、大小混点、鼠足点、胡椒点等;点无常形,因画面意趣而点、因物形而点,点须服从画面整体需要和气势导向。积点成线,积点成面。点与点之间应有联系、有疏密,留有余地,能透气、能呼吸,切不可堆成死墨。线条要沉着有力、富有变化,要力透纸背、一波三折,要有提按顿挫。中国画是以线条构成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有“屋漏痕”“锥划沙”“折钗骨”“高山坠石”“棉里针”等等。

                                                          

                                                                                                            张仕森写生小品                                                                                                                                 

        中国书法的用笔法度是有“笔性”可言的,是中国画画家把握作品气韵的关键,讲究笔墨法度和笔性是中国画自古以来的审美要求。“笔性”是创作中笔墨呈现出来的有筋骨、、有血肉的文化属性。雄浑、豪放、高古、疏野、清奇、飘逸、旷达、沉着、空灵、遒劲、腴润、隽秀的笔墨,都是中国画画家文化气质的体现,反映着画家的学识和修养。“笔性”是中国画“气韵”最具体的体现方式。

                                        

                                                                                                               张仕森写生小品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新闻      
  人民画院——名家风范印心间 [ 2025/1/19 ]
  人民画院——“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5春节大联欢在京举行 [ 2025/1/14 ]
  人民画院——张仕森:山高水长,赓续华章 [ 2025/1/7 ]
  人民画院——第六届乡村振兴论坛在北京举行 [ 2024/12/12 ]
  人民画院——乡愁味浓的周家坪 [ 2024/12/10 ]
  人民画院——2025 乘风破浪|张仕森 [ 2024/12/6 ]
新闻资讯       
头条报道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最新资讯        
人民画院——名家风范印心间
人民画院——“百花迎春”中国文学...
人民画院——张仕森:山高水长,赓续...
人民画院——第六届乡村振兴论坛在...
人民画院——乡愁味浓的周家坪
人民画院——2025 乘风破浪|张仕森...
人民画院——2025书画向暖:张仕森
中国美协“送欢乐 下基层”学雷锋文...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李伟
骆献跃
苏士树
韩振刚
杜松儒
李冬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走进画院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画院风采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风采
名师推介
名家专访
作品欣赏
 
翰墨风采
本院写生
活动采风
书画艺术
 
书画收藏

字画评论
画院报刊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人民画院    2010-2025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7028号-5   联系电话(TEL):010-67376001   地址(ADD):北京朝阳区锦珑文创园8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