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走进画院 新闻资讯 名家风采 名家专访 创作研究 画院报刊 作品欣赏 艺术评论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地方分院
艺术评论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评论 > 正文        
赏析丨宋代小品画⑩:猿画小品
发布者:不详 发布时间:2020/9/8 阅读:2273次 来源:美术报 双击自动滚屏

在中国绘画史中,宋代小品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其以独特的经营位置,精微的笔墨技巧,高雅的格调品味,以及丰富多样的绘画题材,成为中国美术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小品画虽小,却能小中见大,咫尺之间,传达出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和审美意趣,艺术表现力丝毫不亚于大幅绘画。它的兴盛,与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关,对后世绘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今天,宋代小品画依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其“朴素淡雅”的美学特征,“格物致知”的求真态度,亦对当下创作人文精神的回归有重要的启示。

宋代猿画小品画■学术主持/撰文:刘建轩

猿画是宋代翎毛小品画中一个较为独特的题材,它以描绘深山猿猴及其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据荷兰学者高罗佩《长臂猿考》一书中考证,宋画中的猿类多为黑掌长臂猿。宋代猿画题材的开创者当属北宋著名画家易元吉,宋人郭若虚《图画见闻志》称其“志欲以古人所未到者驰其名,遂写獐猿。”易元吉,字庆之,湖南长沙人。善画翎毛走兽,以画獐猿闻名于世。易元吉早年专工花鸟画,当见到赵昌的作品后赞叹不已,遂深入荆湖之间搜奇访古决心超越古人。正是凭借着长期对大自然悉心的观察体会,易元吉笔下的山林走兽生动传神远超古人。《宣和画谱》评其:“故写动植之状,无出其右者”。因此,后世也多把宋代无款的猿画归到易元吉名下。这种现象在小品画中尤为明显,现存的宋人猿画小品几乎都被后人题为易元吉所作。本期所选的三幅猿画小品亦属此类情况。

01

宋 佚名 群猿拾果图 绢本设色24.6×24.1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群猿拾果图》,绢本,24.6×24.1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签题“易元吉群猿拾果”。此幅《群猿拾果图》的特点在于构图的奇险,画面中的獐猿、垂树、崖壁都成动势,这种不平衡感让画中的景物仿佛都鲜活了起来。长臂猿的画法也颇为精妙,不足豆大的猿脸描绘得各具情态,可见作者对猿猴习性之熟悉。据张大千先生考证,画中猿栖之树应是槲树,而非一些记载中所认为的琵琶树。这种把槲树与獐猿相搭配的画面组合,在宋代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图式。

02

宋 佚名 蛛网攫猿图 绢本设色23.7×24.8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蛛网攫猿图》,绢本,23.7×24.8cm,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画无款,旧题为易元吉所作。此画与一幅传为易元吉所画的《群猿拾果图》对比来看,如同相机镜头推进后的特写。两幅画中猿猴攀停的是同一种树,可以说场景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对猿猴的描绘则不一样,《群猿拾果图》中的獐猿貌似脸谱,表现的是兽性的一面;此画中獐猿的相貌,画家做了拟人化的处理,加之其张臂攫蛛网的游戏动作,更多的是表现它人性的一面。由于是特写,所以此画描绘更为充分,猿猴毛茸茸的质感跃然纸上,枝叶的用笔挺劲爽利亦十分精彩。

03



宋 佚名 三猿捕鹭图 绢本设色24.1×22.9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三猿捕鹭图》,绢本,24.1×22.9cm,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本图无款,亦无鉴藏印迹,因与易元吉画风肖似故传为其所作。画中描绘了三只猿猴在一棵巨大的椿树上掏鸟窝的情景。只见一白猿低首伸臂正要去抓躲在树巢中惊恐万分的幼鹭,不远处的黑猿歪着头右手抓抱一只奋力挣脱的白鹭,似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情,它身旁的另一只黑猿侧身回望天际展臂招引空中嘶鸣的白鹭,飞着的大白鹭在空中盘旋着试图想要驱赶那三只掏鸟窝的猿猴。这一生动却略带悲情的画面显然来自于画家对自然界深刻的观察体会。从画中椿树与远山的位置可以看出,这一幕猿鹭相争是发生在一棵巨椿的树顶,而画面的视角几乎与猿猴平齐,似乎作者正在另一棵树上静静地观察着这一切的发生。生动是这幅画作最大的特点,任何技法都是为此服务的,只有认识到这点才能更好地欣赏此画。



    本文共分 1 页    
相关新闻      
  中国漫画在历史长河中都经历了什么? [ 2021/6/13 ]
  任伯年人物画的写真与写意 [ 2021/6/8 ]
  雪域报春开新篇——王沂光《报春》等油画艺术赏析 [ 2021/6/3 ]
  一边是油彩 一边是水墨 他从未左右为难 [ 2021/5/18 ]
  新印象派艺术家保罗·西涅克的“调色板” [ 2021/5/11 ]
  塞尚绘画与文人画的精神内涵比较 [ 2021/4/7 ]
艺术评论       
本院写生
活动采风
书画艺术
最新资讯        
人民画院——名家风范印心间
人民画院——“百花迎春”中国文学...
人民画院——张仕森:山高水长,赓续...
人民画院——第六届乡村振兴论坛在...
人民画院——乡愁味浓的周家坪
人民画院——2025 乘风破浪|张仕森...
人民画院——2025书画向暖:张仕森
中国美协“送欢乐 下基层”学雷锋文...
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      
李伟
骆献跃
苏士树
韩振刚
杜松儒
李冬
网站首页  |  商务合作  |  加入收藏  |  会员注册  |  会员登陆  |  会员找回密码  |  人才招聘  |  人才策略  |  返回顶部
 
走进画院
关于我们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画院风采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
画院动态
艺术领域
政策法规
 
名家风采
名师推介
名家专访
作品欣赏
 
翰墨风采
本院写生
活动采风
书画艺术
 
书画收藏

字画评论
画院报刊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人民画院    2010-2025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37028号-5   联系电话(TEL):010-67376001   地址(ADD):北京朝阳区锦珑文创园8座